立身国学移动版

 
当前位置:主页 > 十二生肖 > 民俗 > 正文

生肖与节日|丑牛迎春风俗说

时间:2020-01-03 01:59     来源:《生肖民俗》     作者:吴裕成      点击: 次    
字体: [ ]
导语:《礼记·月令》记载:每逢冬季最后一个月,朝廷就会有人操办出土牛仪式,以送寒气。

 

  长冬漫漫,人们盼春思归春暖,恨不得一下子走出冬寒,这便产生出了“季冬出土牛”的风俗。《礼记·月令》记载:每逢冬季最后一个月,朝廷就会有人操办出土牛仪式,以送寒气。为什么“出土牛”可以“送寒气”呢?

  出土牛风俗的依据,全在于丑、牛关系。这体现在三个方面。其一,方位的想象:。丑地。十二地支将遍周划分为十二方位,丑的方位在北方偏东。立土牛于“城外丑地”,大概因为在古人看来,丑的方位即牛的方位,最是土牛要去的方向。其二,时间的想象:。丑月。季冬为十二月份,这是斗建指丑的月份,也可以称为属牛之月。其三,借力的想象——如汉代学者郑玄注《礼记》所言“丑为牛,牛可以牵止”,此时用土塑个牛,企望它拉走寒冬。

  关于土牛的符号意义,明代方以智《能雅·天文》引了这样的话:“土胜水,牛善耕。胜水,故可胜寒气;善耕,故可以示农耕之早晚。”土牛,土与牛两个符号的组合。牛表示农耕意义;同时,牛又是丑的属相。至于土,依五行之说,冬属水,土克水。土形之于牛——含之地支丑,丑五行属土;再加上时间在丑月、方位为丑地,均是土行的符号。土牛送大寒,正是借助土克水的想象。

  冬去春来。土牛送寒气之外,另有春牛风俗,如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所记:“立春之日,夜漏木尽五刻,京师百官皆衣青衣,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,立青幡,施土牛耕人于门外,以示兆民”。按照五行之说,青为春之方色。官员们着绿衣——在春的庆典上,那就是春的礼服。立春之牛的使命不再是送冬,而是劝耕。你看,与土牛做伴的,不是还有耕人吗?

  季冬土牛习俗,后来与迎春习俗合二为一,土牛成了劝耕的春牛。宋代袁文《瓮牖闲评》说:“出土牛以送寒气,此季冬之月也。牛为丑神,出之所以速寒气之去,不为人病耳。而今乃用于立春之日,皆所不晓。”牛为丑神,出土牛是希望加快冬寒的消退。土牛之日向后移,及至立春,送走寒气的本来意义便无从谈起了。出土牛于立春日,至迟在唐代已成风俗。

  春的土牛习俗能够掩蔽冬的土牛习俗,世人对牛的认知起了决定性作用。这认知,就是牛与农耕密切关联。与以牛送冬寒相比较,以牛耕作更重要,并且更实际、实在。季冬出土牛怎么能够送走大寒,要靠玄妙的联想;而牛拉犁犁开土地,播下庄稼种子,却是真真切切的。一年之计在于春。立春之日劝农耕,牛是最恰当不过的标志了;新春祈年祝丰收,牛是最具代表资格的吉祥物了。宋代《游宦纪闻》记:“相传云:‘看牛则一岁利市。’”立春的土牛真是寄托了新年新希望。

  季冬土牛与孟春土牛,两俗合一俗,并且能够流传开来,自然有其依据——人们对此风俗有了说法,做出了诠释。

  “丑为土属牛”,用来解说季冬土牛——建丑之月,以土塑牛,而不是塑马或塑羊,正因为“丑为土属牛”这一条。至于孟春土牛,先说牛是耕畜,讲实实在在的牛;再以阴阳五行哲学讲牛,所谓“秉丑之气”、“协坤之贞”、“赞土德”,列举牛与地支丑五行之土的对应关系,并将春牛的意义归结为“佐农功”。对鞭牛的解释,一方面讲鞭的是“季冬月建丑”之牛,一方面又说鞭牛的作用在于“欲阳气玻土而畅达以成春”——丁碎土牛,是为使阳气发散,促成春天。汉代人的“土牛送寒气”,只不过着眼于快快打发走冬天,这对古人来说,虽是有意义的,但是与春牛的“成春”、“佐农功”相比,便显逊色了。再加上劝农之说早春的土牛,比残冬的土牛更具社会意义,春土牛得以“兼并”冬土牛,而成为唐宋以后的土牛鞭春的风俗。

  于是,立春之际塑牛,成了一年一度的节目。那牛一定要彩塑,但涂红涂绿,却非随心所欲,旧时也是有说法的。

  彩塑牛摆在那里,只供参观吗?否。苏轼《梦中作祭春牛文》写道:“三阳既至,庶草将兴。爰出土牛,以戒农事。衣被丹青之好,本出泥涂;成毁须臾之间,谁为喜愠?”春牛彩塑,“成毁须臾之间”,说的是鞭打土牛——“州县官更执鞭击之,以示劝农之意”。

  虽说那仪式上是要由地方官执鞭的,但百姓们不免跃跃欲试。将彩牛直打得粉碎,也不是坏事。碎成土块,正好你争我夺,哄抢而光。抢土何用?人们说,那是“土牛之肉”,自有神奇妙用。<鸡肋编》记:“河东之人乃谓土牛之肉宜蚕,兼辟瘟疫,得少许悬于帐上,调水以饮小儿。”土牛之土不仅可以保佑养蚕丰收,还能防疫,调水服用,简直成了一味良药。

  春鞭土牛的场景,宋代吕陶写入《观打春牛和韵》诗中:“块然形质本何殊,似为春来出旧墟。以色配年疑术可,与耕为候信非虚。升阳盖自寅正始,取类还当丑位初。但得碎身资穑事,岂须功效载农书。

  诗句“但得碎身资穑事”,诽的是打春牛;诗中不忘点出“取类还当丑化初”——毕竟这是与丑牛相关的风俗。

  二、新年辰日捞龙卵

  斗柄指寅,大地回春,民风民俗重视正月之初的日子。初一占鸡、初二占狗、初三占猪,卣排到正月初八;还有风俗兼看纪日的天干和地支,所谓“几人分饼(丙)”、“几牛(丑)耕田”。

  看辰日,捞龙卵,是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风俗。人们称正月第一个辰日为龙日,并传说龙在龙日前一灭夜晚排龙卵于水井,龙日先汲水的人家能捞到龙卵,一年吉利祥顺。因此,逢此日人们清晨鸡呜而汲,家家争先,形成习俗。

  关于龙的传说,人们设计了它的繁衍方式:卵生。东汉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蛟龙伏寝于渊,而卵割于陵。”卵割,蛟龙破壳而出。

  自古传说着龙卵的奇异。唐代:《原化记》描写龙卵五彩,五代《玉堂闲话》描写龙卯青黑,伞郜是被人拾到的宝物,后来卯破而龙飞了。

  风俗把早生贵子的祝福付诸龙卵。浙汀丽水一带民俗,正月闹龙灯的第一项节目,是到上一年娶了媳妇的人家。龙灯在新媳妇的房间转一圈,还要将龙尾在床上放一放。事先栓绑在龙尾的红色鸡蛋,这时要让它掉在床上,称为“生龙卵”。相传新媳妇吃了“龙卵”能早生贵子。

  龙卵带来好运,清代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引《山西通志》:翼城县民张大本的妻子清晨外出,在深水潭边拾同一个巨大的蛋。有女子从蛋中出,自言是龙女,能给张家带来富裕。龙女在张家住下来,并真的带来好运,“不经营而饶足”。这样的好福气,谁不愿意沾沾边?

  正月辰日捞龙卵,充满诗意地将美好的祝福和企盼风俗化了。龙卵在哪里?在居家日用水井中。龙卵啥模样?人们相传,无形又无色。井口下影影绰绰似乎是它,水筲里晶晶亮的水花仿佛是它。这就像洒泉的故事,一壶酒倒进泉眼,再分不清洒与泉,泉已成了酒泉。新年第一个辰日——属龙的日子,龙卵带着祝福,就在水井里荡漾着,请起个大早,到井台汲水吧。

  一年之计在于春,新岁月播下新希望的种子。人心有此,就有了正月辰日捞龙卵的风俗。

  (说明:本文节选自《生肖民俗》吴裕成/著,天津人民出版社,2010年版。)生肖与节日|丑牛迎春风俗说

    说点什么吧
  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    相关内容
    手机访问网址
    微信关注立身
    立身国学QQ群
    王友三: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
   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:81年,永
    爱父母,五不怨

   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商业行为。
    京ICP备12015972号-6

   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    缘起      关于立身        著作出版        版权说明        立身通联     友情链接       网站地图        师友建言       企业邮箱
   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